❰ 會計蔘活 ❱
一個打造生活會計的蔘活圈
一個打造生活會計的蔘活圈
本帖秘寶重點:
1. 結帳的目的及方法
2. 結清虚帳戶 x 結轉實帳戶
3. 實戰演練一下
我們會計辛苦了一整年,終於在年底,把所有已發生的會計事項、包含應該要調整的分錄,都給完完全全做帳做進去了
這時候大老闆突然出現問一句:
各位會計夥伴們,請問我們公司今年是賺錢還是賠錢呀?
😥😥😥
我相信這一刻,應沒有半個會計敢講話
為什麼呢?
一路走來,我們學做一般交易的分錄、期末調整的分錄、學習如何過帳、如何試算帳務有沒有借貸不平衡…
走到這裡,我們看到的只有一筆一筆的分錄、一個一個的會計科目餘額而已,還真的找不到結論耶!
該怎麼辦呢?該怎麼回答老闆的問題呢?
別擔心,我們還沒走完全部的會計循環,我們還少走一個步驟,叫做「結帳」。
結帳的概念,就是要把帳務給結算乾淨,計算公司今年的損益,看到底是賺錢還是賠錢?
大家都知道,會計五大要素,有實帳戶跟虛帳戶這兩部份。
實帳戶是資產、負債、權益
代表公司從一開始成立,到現在這一刻的身體狀況,是個累計的概念;
虛帳戶是收益跟費損
呈現的是公司「每年度」的經營績效
每年看公司是賺錢還是賠錢,接著再轉給股東去承擔賺賠結果,到了下個新年度,就是歸零的新開始
所以損益,會在每年不停的計算,然後歸零,相對是個短時間的存在。
想要把實帳戶、虛帳戶給結算乾淨的方法,就是 10 個字:結清虛帳戶、結轉實帳戶。
虛帳戶是損益科目,表示公司今年的經營績效,可以看出今年到底是賺錢還是賠錢?
請注意⚠️ 我有特別強調「今年」這兩個字
損益是要在今年底算出個結果,再讓下個年初歸零重算,所以才說要虛帳戶要「結清」
如何讓虛科目的餘額結清歸零呢?
畫個 T 字帳引導一下
假設銷貨收入的餘額是貸方 5,000 萬,那麼要怎麼讓銷貨收入的餘額變成 0 元呢?
答案就是:在借方補一個 5,000 萬
假設,薪資費用的餘額是借方 700 萬,那該如何讓薪資餘額變成 0 元呢?
很簡單,補個貸方 700 萬的分錄就搞定
所以,結清虛帳戶的方法就是,
1. 切一個「借貸餘額對調」的分錄:
把所有借方餘額的虛科目,移動到貸方來;
把所有貸方餘額的虛科目,移動到借方去。
2. 找出「本期損益」金額:
第 1 步驟做完時,分錄的借貸肯定會不平衡,而這個差異數,就是本期損益
「本期損益」是一個虛科目,代表公司今年的經營績效,能算出賺賠金額,也就是老闆想知道的答案了。
如何看出本期損益是賺錢?還是賠錢呢?
大家還記得,收益類在貸方、費損類在借方,如果:
貸方>借方,表示賺錢;
貸方<借方,表示賠錢。同理,
本期損益在貸方,表示賺錢;在借方就表示賠錢嘍!
3. 再做一個分錄,將本期損益轉入保留盈餘:
第 1、2 個步驟做完之後,再過帳一次,會發現原本的虛科目們都結清歸零了
但此時會跑出一個「本期損益」的虛科目餘額,還沒結清
別怕,公司還有股東們要來承擔損益,所以最後要把本期損益變到保留盈餘內
再過帳一次後,所有的虛科目,都全數歸零了
請看下圖這堆 T 字帳,假設公司今年年底,各個結帳「前」的虛科目餘額長這樣:
首先,先切一個結帳分錄,把貸方的傢伙們送去借方;把借方的傢伙們送到貸方來。
接著會出現一個差異數,叫做本期損益
唉呀😵今年虧損😵股東要哭哭啦😵
結帳分錄切完之後,我們再來過帳一次
原本有餘額的虛科目們,都變成 0 元了
可是卻蹦出一個本期損益的餘額,還沒清乾淨,該怎麼辦呢?
別忘嘍!公司每年的經營成果,要由股東來承擔,所以要把本期損益,轉入「保留盈餘」這個實科目
保留盈餘是股東權益類的會計科目,代表股東們一路以來承受了多少的賺賠,是個累計數。
所以我們會再切一個分錄:
過帳後,本期損益餘額就變成 0 元嘍!
這組結帳分錄做完,並且過帳之後
所有的虛科目,都會結清歸零,也確實都轉給了股東們去承受果實嘍🤤
虛帳戶結清完畢之後,那下一步就是:
實帳戶是一個累計數,每年每年的累計,所以結轉實帳戶非常簡單:
把今年底的期末餘額「照抄」到下一年的期初餘額,繼續累計。
另外,課本上有提到,年底結轉實帳戶的時候,也可以:
效仿虛帳戶的模式,切一個借貸對調的分錄,讓年底的實科目也歸零,
接著在新年年初,再切一個迴轉分錄,也就是再切一次借貸對調的分錄,
讓新年年初的實科目餘額,又變得跟上年底結帳前的實科目餘額一模一樣。
假設,今年底「結帳前」的實帳戶餘額如下:
【方法一】照抄
【方法二】年底先結清實帳戶,次年初再做一次迴轉分錄
1. 今年底先切一個結清的分錄,把所有借方科目變到貸方去、把所有貸方科目變到借方來
此時,借貸絕對會平衡。不平衡的話,表示前面的流程有錯,記得用逆查法檢查喲!
過帳後,今年底所有實帳戶的餘額都變成 0 元了。
但實帳戶是累計數,不可能清零,所以
2. 次年年初,必須再切一個迴轉分録,把實帳戶的餘額,再變回跟去年年底結帳前餘額一樣
說到這裡,我應該有猜到大家心裡的想法了😅😅
嘿對!實務上都是直接照抄比較多,請放心喲!
其他精彩內容,請大家繼續鎖定 ❰會計蔘活❱ 喲 😉 😉
本集精彩影片就在 👇 👇 👇